《速度、灵敏练习与游戏》教学设计
- 指导思想:
本课根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提出的“健康第一”和“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为指导思想,用游戏的形式进行体能练习,提高速度、灵敏练习的趣味性,并在游戏过程中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培养学生锻炼习惯与终身体育意识。
- 教学对象:水平二(四年级)
- 教学内容:速度、灵敏练习与游戏
- 教材分析:
少儿体能训练是孩子们适应环境的能力,也是进行一切运动的基础。其中速度与灵敏是体能训练的的重要内容之一,速度、灵敏训练既可以通过刺激神经系统提高其敏感性,也可以通过速度训练促进爆发力的提高,此外也是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的综合体现,因此少儿体能训练中速度、灵敏性训练有着很重要的地位。
- 学情分析:
本课教学对象为水平二(四年级)学生,这一阶段的儿童处于速度素质发展的敏感期,抓住这一阶段的速度和灵敏的练习,有助于促进动作频率、单个动作速度以及反应速度的快速发展。
针对学生的身体特点,采用“挑战上一次的自己”的游戏方法进行重复练习。先进行一组慢速度的练习让学生逐渐适应,再进行一组快速练习提高练习效果,让学生在练习中不断挑战自我,不断进取的意志品质。
六、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的生理、心理特征,结合实际,师生共同制定了以下学练目标:
1、通过练习使学生学会用短绳类器材练习速度、灵敏的方法和要领。
2、通过游戏练习发展学生速度、灵敏协调与反应能力
3、培养学生克服困难,勇于挑战建立的品质,与同伴共同完成任务的协作能力。
七、教学重难点:
重点:按照教师要求和规定完成动作练习。
难点:动作协调、速度频率快。
- 教学过程:
- 激趣导入:用小游戏“听颜色占圈”激发学生的兴趣,尽快的投入到游戏活动中。
2)拉伸活动:通过各种拉伸动作充分拉伸。
3)反应游戏: 学生用自己的短绳摆放成直线,根据教师口令进行触摸“左右”练习
4)绳梯跑格练习与游戏:利用短绳摆设成敏捷梯的路线,按照教师要求进行敏捷梯跑格练习以及游戏比赛
5)折返跑速度练习:学生将短绳摆成直线,根据教师要求进行折返跑练习,并挑战自己上一次的成绩。
6)放松拉伸,小结,回收器材。
七、场地器材:
1、篮球场一块。
2、录音机一台、短绳40根。
八、安全措施:
1、课前加强安全教育,检查课上所用场地,器材是否存在安全隐患。
2、教师教学中注意观察并及时制止不安全动作,并提示所有学生引以为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