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重点课题
《中国青少年健康体能促进与干预研究》
方案介绍
总 课 题 组
1.研究意义与价值: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将健康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把健康教育作为所有教育阶段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以中小学为重点,建立学校健康教育推进机制。为了贯彻中小学生健康教育的实施,结合我国青少年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持续下降,尤其是体能素质下降的趋势,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体育卫生艺术教育研究所特别提出中小学健康体能干预构想。力求在学生体能素质提升的问题上转换思路,结合国内外先进的健身及运动方法和理念,如青少年动作发展规律、身体运动功能训练理论、康复训练理论等,开发一套遵循青少年生长发育规律、适合在学校体育课堂上组织的新的训练方法—-健康体能训练。
体能,通常是指一个人从事体力活动的能力。体能一般可以分成健康体能和运动体能。健康体能,则是指维护、增进健康和提高人体基本活动能和身体素质为主的体能;运动体能,则是指以提高专门的竞技技能和提升竞技水平为主的体能。在青少年阶段,对于全体学生而言,更重要的是健康体能。
根据我国学生体质健康的相关研究,近三十年以来,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水平持续下降。但是,具体分析组成“体质与健康”的指标体系不难发现,其中,健康的指标,如牙齿检查、血液检查、蛔虫卵检查的结果,大部分指标是好转的、上升的,但与体能相关的部分(机能与身体素质)的测试结果是持续下降,也就是说,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与健康紧密相关的医学问题大部分解决了,而与体质有关的指标,问题却越来越严重。
如何解决体质问题?中国教科院体育卫生艺术教育研究所专门成立科研团队,着手研制一套促进学生健康体能的新训练体系。这套训练体系,对传统的走、跑、跳、投、爬等运动方式进行了改造,同时,在常规身体素质训练的基础上,通过改变运动轨迹、添加简易运动器械来体现运动方位、范围、速度的变化,更加切合普通儿童青少年优化身体形态、提高身体机能、提升身体素质的需求。
2.研究主要内容、目的:
研究设计流程图
(1)探究青少年健康体能的理论
查阅、分析促进青少年体能素质发展领域的文献,部分国家的研究提出“健康管理”的理念,对体质健康进行干预,即通过对个体进行健康体能组成要素的测试、评价、分析,制定合适的运动处方进行锻炼,同时在运动中进行健康指导和干预。境外对学生体质健康的研究多集中在体适能方面,如美国、加拿大,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早已关注到了学生的体适能情况,且建立了体适能测试项目和方案,并采取了相应的干预措施,对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而我们应该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编制出切实可行的关于健康体能的教学设计、练习方法和评价体系,为“健康体能训练”的实施奠定理论基础。建立符合当前学生体能素质实际,便于与国际接轨的健康体能调研、评价、干预系统。
(2)了解青少年健康体能的现状
根据本课题调研的需要,建立中国青少年健康体能及相关行为调研平台,形成调研网络,一方面服务于健康体能测试,另一方面做健康相关行为的问卷调查,为二者的相关研究提供重要支持。全国体质健康监测从1985年开始到2017年已经实行32年,从大规模的全国数据我们可以监测全国学生体质的变化情况,而获得的大量数据并未能运用到体育教师的指导教学过程中去。为了解决评价和学习的脱节问题,我们提出要以评价来促进学生的学习,促进学生的锻炼。构建全国范围内的青少年健康体能大数据系统是健康体能与体育智慧课堂融和的重要部分。基于大数据的有效体育管理服务系统是一项基于实时监控系统、体感测量系统与有效体育教学相结合的智能教学系统。是以健康体能教学为切入点来实现教学的实时监控、科学测评功能。这套智慧课堂管理服务系统的最大亮点是依托于智慧课堂的构建可以保证学生锻炼的有效性,实现有效体育的体育教学目的。
(3)开展 “健康体能训练”的教学实验研究
根据不同学校的实验学校的实际情况,健康体能课题组提供可供参考的健康体能干预方案,研究设计出健康体能训练的新理念、新思路、新方法,包括健康体能练习内容、方法、频率、次数、时间、负荷和注意事项的运动方案。后期的体质健康测评以我们发布的测评方法为准,配套一系列的体力活动监测与反馈。学校组织领导、宣传教育、经费保障、时间安排,师资配备、家庭与社会支持,监督检查、效果评价、特色优势等。以调研、讲座、座谈、咨询、宣传的形式进行。
研究显示,身体素质并不是单一的存在,儿童青少年的速度素质跟肌肉类型、关节延展程度有关联,力量素质的展现也跟动作协调性、身体动力链、肌肉紧张放松的协调程度有关联。因此,以往为发展单个身体素质而重复练习的方式并不是最有效的方法。所以,健康体能训练,克服了这些缺点,设计了一套通过提高神经系统对身体稳定性、灵活性和控制能力的训练,以达到高效训练目的的新的体能训练方法。在这套训练方法中,柔韧性、灵活性、协调性、平衡性的训练将是重点内容。
健康体能训练的对象是青少年,因此,这套训练方法的另一个特点是,趣味性强、方法简单实用、配合小型器材,以此激发中小学生的锻炼积极性。以往的体能训练、素质训练,给学生留下的感受,往往是枯燥、刻板、困难,甚至痛苦。这套训练方法,更多的设计了双人、多人和集体练习的方法,同时,设计了游戏和竞赛的方法。
为此,本研究拟根据健康体能干预的基本要求和青少年体能训练的思想、理念,设计适合我国学校体育教学现状的,符合中国学生身心生长发育特征的健康体能教学和练习方法,遵循教育科学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开展教育实验,检验练习效果。
(4)形成全国范围内健康体能年度报告
通过对青少年健康体能的干预,和对体质健康测试指标的分析与再认识,我们将会形成一套全国范围的健康体能报告,对儿童青少年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指标进行长期的动态分析,以揭示其变化特征和规律,以期对儿童青少年体质实施有效的监控和积极的干预。
该项研究的重点工作就是要对中国学生的体质健康进行调研,调研工作的开展是根据本研究的调研平台的建设,对调研对象进行健康体能项目测试,将测试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了解青少年学生的健康体能水平。
3.测试项目设计:
身体成分测试、肺活量测试、视力测试、力量测试、速度测试、耐力测试(肌肉耐力、心肺耐力)、灵敏测试、柔韧测试、平衡测试、反应测试、协调测试
4.测试样本划分:
依据各学段的划分情况,考虑学生身体素质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计划测试年级:幼儿园中班、一年级、四年级、初一、高一(分析主体年龄: 4岁、7岁、10岁、13岁、16岁)
为了保证测试的代表性和数据的准确性,采取抽样测试方式(分层不等概率方式)。 监测共覆盖全国300个样本县(市、区)12000所样本中小学约40万名学生,具体抽样步骤如下:第一步:在31个省(区、市)抽取县(市、区)。 第二步:抽取学校。第三步:抽取学生。
5.研究工作安排
子课题编号:GYH2017012 ─□□□□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重点课题
《中国青少年健康体能促进与干预研究》
子课题申请审批书
子课题名称
申 请 人
所在单位
填表日期
《中国青少年健康体能促进与干预研究》
总课题组
一、数据表
子课题名称 | |||||||||||||||
负责人姓名 | 性 别 | 出生年月 | |||||||||||||
行政职务 | 专业职称 | 研究专长 | |||||||||||||
最后学历 | 最后学位 | 研究分工 | |||||||||||||
工作单位 | 电子邮箱 | ||||||||||||||
通讯地址 | 邮政编码 | ||||||||||||||
联系电话 | 单位电话 | ||||||||||||||
负责人姓名 | 性 别 | 出生年月 | 性 别 | 出生年月 | |||||||||||
行政职务 | 专业职称 | 研究专长 | |||||||||||||
最后学历 | 最后学位 | 研究分工 | |||||||||||||
工作单位 | 电子邮箱 | ||||||||||||||
联系电话 | 单位电话 | ||||||||||||||
子课题组主要参与人员 |
姓名 | 性别 | 出生年月 | 职称 | 学历/学位 | 研究分工 | 工作单位 | ||||||||
预期成果
(限报2项) |
专 著 | 预期完成时间 | |||||||||||||
研究报告 | 负责人
(签章) |
||||||||||||||
论 文 |
二、子课题设计论证
所填内容包括四部分,限1000字以内(①选题依据: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和研究价值;②研究内容:本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假设和创新之处;③研究方法:本课题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和实施步骤;④研究条件;⑤预期成果。(可另附页) |
|
三、子课题申请人所在单位(部门)意见
申请书填写内容是否属实;课题负责人的政治和业务素质是否适合承担课题的研究;本单位(部门)是否为课题研究提供所需的经费、时间和条件。 |
单位(部门)公章 单位负责人签名: 年 月 日 |
总课题组审批意见(此内容课题申请人不必填写)
总课题负责人签名: 年 月 日 |
填表和申报说明:
1、子课题申请人须准确、如实填写各项内容,申报中遇有疑问时,可以通过电话或电子邮件的方式咨询。
2、本表一式3份同时报送,其中一份原件,2份复印件。另外,须将本表电子文本发至电子邮箱:ktyj20191125@163.com。
3、本表须经课题申请人所在单位(部门)审核,签署明确意见后方可报送。
4、子课题名称的选择请参照《子课题指南》列出的题目并结合具体情况确定。编号由总课题组填写。
5、总课题组定期组织专家对子课题申请进行综合评审,评审结果及时反馈。通过专家评审的子课题申请,总课题组将向子课题负责人颁发子课题立项通知。
6、子课题申请书请寄至:北京市海淀区北三环中路46号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研究所。
7、联系人:袁圣敏 电话:13269257106 电子邮箱:ktyj20191125@163.com 。
《中国青少年健康体能促进与干预研究》
总课题组